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理解这一环节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概念,也就是原文里说的A、B、C分别是目标语言里的什么东西,句子里的每一个代词分别指代哪几个名词。
在此基础上,还要理解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各个动词分别指向哪些概念,各个限定语分别都是管谁的。准确弄懂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口译中“信”的基础。
句子结构分析能够部分地提示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对陌生概念的理解。但是很多时候,句子结构并不能唯一地界定一个限定语(比如介词短语或分词短语)与限定对象之间的关系。
另外,常识和更专业的背景知识,显然都有助于准确把握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如果原文中的概念超出了译者的背景知识范围,那就需要马上启动学习和研究了。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有可能的猜测进行搜索、验证。显然,这种搜索往往需要进行不止一次,也就是所谓的re-search。
搜索中涉及一个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问题。现在网上搜索固然是非常便捷,但是信息来源也是良莠不齐。我们需要辨别信息的权威性,选择可靠的来源作为参考依据。没有门槛的网上问答(如xx知道)是最容易搜到的也是可信度较低的信息来源。此外,没有什么论述的所谓专业词语中英对照,也只能提供一个可能的猜测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相对比较可靠的来源有: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的论文,专业人士聚集的论坛、社区,权威机构报告以及其他出版物等等。
思考:为了弄明白某个概念X,花了半个小时搜索、验证,是不是太多了?
表达:如何找到恰当的说法
如果说弄懂了原文中说到的每一个概念,表达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原文中说到的概念A,目标语言中有没有现成的对应说法?
如果这个概念对于译者来说是新的,上述问题并不容易马上得到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猜测性的说法E,然后上网搜索。如果在目标语言的文献中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包含E的结果并且其占比相对于类似的说法具有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采用E这个表达。
如果以E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是以与E接近的F为关键词的结果。如果F的意思与原文中的概念相符并且在目标语言文献中具有比例优势,那么我们在译文中就可以考虑采用F这个说法。
当然,我们有时不会一下就给出了最优的猜测,需要几次尝试才能逼近理想的说法。此外,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多个相互竞争的备选说法,不同的文献中的说法并不统一,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多次搜索、比较才能作出选择。
如果经过多次尝试,通过所猜测的多个关键词都没有得到有足够说服力的搜索结果,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这可能是一个目标语言中没有现成说法的概念,需要我们自己给出一个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我们造出来的表达能够准确传递原文概念的含义,也就是:
(1)这个说法在目标语言中make sense,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通过我们的表达感知到意义,而不是一头雾水;
(2)读者get到的这个意义,跟原文概念的含义尽可能地一致。
中译英的口译中比较容易出现英文译文并不make sense的情形。比如说,有的中文稿子里会出现4个名词连成一串的情形,我们理解这些名词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难度。而如果直接把这个四个名词变成英文单词一字排开,就很有可能会让目标读者莫名其妙。这时我们需要借助功能词和语序调整,在英文中把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
当然,我们造出来的说法还要遵循别的原则,比如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并且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等。有时候,形式和内容方面需要遵循的原则可能会彼此打架,需要译者作出取舍。
表达上的约束和自由
表达上的硬约束在于内容:译文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覆盖原文的信息。而在形式上,可以说译文的表达是自由的,用词、词性、语序都不必与原文一一对应。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刻意追求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的区别。如果不做用词或语序上的调整就能够无障碍地表达原文的意思,我们就不用去做多余的动作。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表达上遇到问题时才去做调整,比如说:英译中的稿子里,如果不做调整,主语的限定语太长以至于句子头太重,或者动词和它指向的对象距离太远;中译英的稿子中,如果直接采用原文的语序,一个个哪怕是正确的英文单词排列起来实际上并不是英语。事实上,如果有足够敏感的问题意识,只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就足够我们译者忙的了。
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口译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做题,甚至是考试。